长安大学2021年实管处地学馆工作总结
2021年地学馆平安运行,累计接待参观人次1252人,其中接待未成年人558人;进行了设计制作文创产品、开通微信公众号、整改东厅贴画、改进处里地学馆网页、增设LED透明屏、开发数字化功能等建设;修缮了负一层、一层、二层、楼道墙壁等多处漏水地方,扩宽清理负一层恐龙馆排水沟,修理恐龙馆门槛、地灯,粉刷修补二楼1号厅天花板墙壁等项目;与交通馆共同承办“陕西高校博物馆馆藏碑石拓片珍品展”巡展开幕式,与资源学院教授共同赴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学习交流;1月央视直播“夜游中国”云游中国高校博物馆活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展主题为“花开的世界——显花植物的起源”的宣展活动,5月22到28日,与石油学会开展主题为“百年回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发展”的科普活动,获得“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
具体情况如下:
参观接待
疫情影响,博物馆来人比起往年明显锐减,截至12月8日,日常接待参观合计1252人,其中接待未成年人558人。主要团体参观活动有西京医院幼儿园、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及专家学者、校庆期间校友群、雁塔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学院师生、西安市文旅局工作人员、翠华幼儿园中班幼儿及家长、雁塔区消防大队和学校保卫处、招生办老师、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曲江一中三年级学生和家长、河南濮阳市实验中学师生、离退休处老教授、陕西省石油学会和西北大学博物馆老师、空军工程学院师生、资源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等。


建设与修缮
建设
1.设计制作文创产品
3月,结合学校70周年校庆盛典和地学馆主题特色,设计制作了文创产品——海百合和鱼龙化石两款亚克力手机支架,既可以承放手机,也可以放笔、便利贴、记录本等,使用者从中既可以对化石的形态、拉丁文名称、生活年代有大致的了解,又可以对学校建校史、校徽有所了解,兼具观赏性和纪念意义。


2.开通微信公众号
5月,开通了“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将语音讲解、预约参观、馆藏珍品、展览活动、科普知识等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了解地学馆的线上平台。


3.整改一楼东厅太阳系贴画
10月,接待离退休处老师参观时,老教授们提出,一楼东厅北面玻璃上的太阳系贴画虽然九大天体清晰可见,但不是真实比例,可能引起参观者的误解。对此贴画进行了移除,改为半透明灰色背景。
4.改进处里地学馆网站页面
11月,配合实管处工作,对处里地学馆网站的页面进行了改进,添加了每个厅的特色展品照片,更新了文字介绍。


5.展陈设备更新
11月,在实管处的支持帮助下,为提升博物馆的科技感,改造了二楼入口处的电路和网线,在地学馆二楼电梯入口处西北角,新设了LED透明屏和智能音箱,制作了短视频,一键控制开关,可以在参观者集合时进行暖场,以声光的形式让观众对地质博物馆展出主题预先有个大致了解。


6.开发数字化功能
开发并改版了矿物岩石厅的VR软件,观众选择电脑、VR眼镜或VR一体机任意一种都可以进行体验;改版了史前生物厅的AR软件,观众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都可以进行体验;制作地学馆简介软件,配置到展厅内的触屏电脑,让观众可以自行控制浏览。



修缮
1.楼道墙壁漏水
1月,一层至负一层的东边楼道墙壁漏水严重,向下楼梯地面湿滑,参观者经过时可能滑倒,有不安全隐患,经检查和观测,地学馆和大厦物业商议后,在大楼的东南角将雨水管改接出来,将水引至南边排水井,解决了楼梯墙壁漏水问题。
2.二楼化石厅、一楼东厅、负一层恐龙馆北边漏水
7月,二楼化石厅、一楼东厅和负一层恐龙馆的北边同时开始大量漏水,可能造成参观人员滑倒或电器漏电等安全事故,经地学馆、大厦物业、国资处、后勤处商议,大概率是大楼落水管堵塞,由地学馆请翠华广告的师傅帮忙改造了一楼空调排水管道,将水从一层东厅外墙(恐龙馆内墙)引出,暂时解决漏水情况。
3.负一层恐龙馆门口渗水
负一层恐龙馆门口渗水,地下布满电线,若长期浸泡会引起安全隐患。去年已对恐龙馆内墙的四周进行挖沟排水,将渗水引至自动抽水池,解决过恐龙馆渗水问题,这次是排水沟淤泥拥堵,导致排水不畅,水位上水引起。将排水沟扩宽,淤泥清理后,渗水问题得到解决。
4.二楼矿物岩石综合厅西南角漏水
二楼矿物岩石综合厅西南角从顶端天花板开始漏水,墙壁上墙皮脱落,地面斑驳,经地学馆、大厦物业检查,发现是大楼外二层西南角有一片天井,长期落灰积雨形成淤泥,拥堵了落水管,导致展厅漏水。解决方法是清理了天井的淤泥,粉刷修补了展厅顶和墙壁。
5.恐龙馆门槛和地灯破旧
恐龙馆内仿生厅入口处门槛破旧,恐龙骨骼化石的地灯标牌不亮,对此进行了修缮。
交流与宣传
交流
1.承办陕西高校博物馆碑石拓片展品展巡展
6月,在长安大学南校区东院地学科技大厦一层,举行由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共同承办的陕西高校博物馆馆藏碑石拓片珍品展巡展开幕式。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郗波、地球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李荣西、陕西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张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卢朝阳、西北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刘丰、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览园副主任魏永平、陕西省石油学会秘书丛慧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赵煜主持。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举办《陕西高校博物馆馆藏拓片珍品展》,本次巡展活动从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的众多石刻艺术馆藏中精选了52件展品拓片,其中有非常珍贵的《阎庄墓志》《井真成墓志》《寿光公主墓志》等历史艺术珍品。


2.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学习交流
博物馆是矿石的展教平台,地质公园是矿石的原生环境,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5月,与资源学院教授们一起去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学习交流,,拍摄相关地质地貌照片回来丰富展厅的展览内容。


宣传
1.央视“夜游中国”直播
1月,央视新闻客户端大型直播活动《夜游中国》走进我校地质博物馆,我校陈达银老师和央视总台记者谭海梅、刘海涛带领大家“云”游博物馆。宣传和展示了长安大学地学类专业建设和师生在矿产资源、古生物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成果。


2.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上午,在雁塔校区地学科技大厦一楼多媒体教室,由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肖良教授举行了“花开的世界——显花植物的起源”专题科普讲座,参会人员有陕西省石油学会秘书、资源学院院长兼博物馆馆长李荣西教授、肖良教授等师生24人;在水利与环境学院进行了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下午在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开展主题名为“地球的结构、运动和地质作用”和石油学会“百年回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发展”、“陕西省石油学会2021年科技周活动”的宣展活动,展板共6块,其中1块展板为博物馆简介、地点及开放时间,5块展板依次介绍地球从外至内的圈层结构、地壳运动、地球的内动力地震和外动力风等地质作用,由长安大学资源学院研究生现场讲解。



3.全国科技周活动
5月22-28日,在长安大学雁塔校区地学科技大厦一层,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携陕西省石油学会共同开展2021年全国科技周活动:“百年回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发展”。除了常规展览,还在资源学院一楼石油勘探厅,由资源学院王震教授进行“石油勘探与开采”主题知识讲座。
4.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月26日,市宣发【2021】24号文件,《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命名关于命名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决定》,获得“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命名,已挂牌。

